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①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在无情的社会现实面前,这些方案屡屡碰壁。 ②19世纪末,当中国面临瓜分危机的时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③1895年,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失败后,在英国,他一边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一边考察西方社会政治,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2.提出 ①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②在《民报•发刊词》上,将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3.内容 ①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②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