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七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概述: 本专题内容既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又是高考命题的难点。其中遗传规律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是常考、常新的热点。常以文字信息、表格数据信息和遗传图解及遗传系谱图等形式考查对遗传学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结合原核生物的特点与基因突变考查dna分子结构与复制或结合同位素标记以实验探究的方式考查dna的复制方式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考纲要求: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基因的概念 (4)dna分子的复制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考点分析: 考点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具体考点: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①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被打断,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③转化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即实现了基因重组。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实验思路及方法 s是蛋白质特有的元素,p几乎都存在于噬菌体dna分子中,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地观察他们的作用。 ②侵染特点及过程 a、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蛋白质留在外面不起作用。 b、噬菌体侵染细菌要经过吸附→注入核酸→合成→组装→释放五个过程。 ③结果及分析分 组 结 果 结果分析对比实验(相互对照) 含32p噬菌体+细菌 上清液中几乎无32p,32p主要分布在宿主细胞内 32p——dna进入了宿主细胞内 含35s噬菌体+细菌 宿主细胞内无35s,35s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35s——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宿主细胞留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