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新情景信息类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 ②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③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④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取某植物的胚芽鞘和幼根,切除胚芽鞘尖端和幼根根尖的尖端(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区),然后将胚芽鞘(近尖端向上)和幼根(近尖端向上)直立放置,分别在两者切面的左侧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培养在黑暗条件下,幼根和胚芽鞘弯曲生长且方向相反,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 ( ) a.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 b.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 c.幼根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 d.幼根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 3.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 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 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 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4.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5.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