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命题预测:2012年选择题表现出以新材料定切入点,实为小切口设问,改变一贯的大切口设问,但2013年总体看还是会以大切口为主,重在考查角度、素材方面的不断创新。 2、主观题命题预测:一是打破主题式、专题式的组合,以概念切入,考查不同时空下的概念表现及其变化的原因。从古至今,寻找逻辑契合点,例如2012年的38题,以考查非历史概念入手。所给材料与历史学科关联不大,题干考查的也不是历史概念,而是紧扣概念在历史长河中的变化,重在考查概念内涵变化的原因。如“粉丝”、“科学”等概念,将这类是历史非历史的概念置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加以考查。二是从社会史角度命题的思路,每两年一次。从2006年以来,社会史与思想史交替命题,2013年社会史命题的可能性比较大,难度也比较容易控制,如妇女观、社会群体、家庭物品等。 3、从考查能力点来看:一是关注对学科知识综合能力的考查,如个性化思维、时序思维、批判思维等。如2012年的两个大题跨古今中外,打破之前的或古今结合、或中外结合,走北方文综
试卷“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的命题路线;如2012年第39题第三问的个性化设问。二是考查历史分析能力,用史观判断历史现象。给出一个材料参照,要求用所学知识说明的史观题,如2007年的大题“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