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涌现的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群芳斗艳的局面。时有学者指出:“故王者天太祖,诸侯不敢坏,大夫士有常宗,所以别贵始;贵始,得之本也。郊止乎天子,而社止于诸侯,道及士大夫,所以别尊者事尊,卑者事卑,宜大者巨,宜小者小也。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所以别积厚,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与该材料属同一学派的观点是( ) a.“计四海之位于天地之间,不似蚁穴之在大漠中乎?” b.“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 c.“知者不以言谈教,而慧者不以藏书箧” d.“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答案》b 25.《三国志》载:“景元元年(260年)蜀领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魏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吴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万。”材料中的史实对三国魏晋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 a.有利于南北方人口的均衡发展 b.奠定了魏晋统一的经济基础 c.促进了成都平原和太湖流域的开发 d.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对峙局面《答案》b 《解析》此题材料意在说明三国中魏的人口和户数最多,而在中国古代(尤其是战乱时期)人口的多少是经济是否繁荣的重要标准,材料说明魏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超过蜀和吴),因此,奠定了魏晋统一的经济基础。d项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 26.《文献通考》卷53《职官考七》云:“……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旧制,但闻风弹事,提纲而已。”材料中所说的能“闻风弹事”(即举报人可以根据传闻进行举报,不必拿出真凭实据,也不署名)“弹纠不法”的机构或官职应该是( ) a.宰相 b.御史台 c.参知政事 d.中书省《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知该机构负责监察,所以应该是古代的监察机构或负责监察的官职。 27.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 a.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b.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答案》a 《解析》此题旨在说明封建统治者的经济政策和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回答此题关键要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即当粮食价格较高或较低的时候,封建统治者利用行政命令强行平抑粮价结果是适得其反,不如让市场来自动调节粮价,王夫之的主张是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在经济思想上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