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前生物易错易混专题2 知识点2:基础知识辨析 1.纤维素、维生素、生长素与生长激素纤维素: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为一般动物所直接消化利用。维生素: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人和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不能正常生长,并发生特异性病变——维生素缺乏症。生长素:一种植物激素,即吲哚乙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细胞伸长)等作用。生长激素:一种人或动物的激素。由脑垂体前叶分泌,是一种蛋白质,具有促进人或动物生长的作用。(注意:生长素与生长激素仅一字之差!) 2.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原生质:从功能上看是细胞内的全部生命物质。从结构上看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除外。从成分上看主要由蛋白质、脂类、核酸等化合物构成。原生质层: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只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它与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相比,缺少了细胞液和细胞核两部分。 3.赤道板与细胞板赤道板: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赤道的位置。(注意:没有真正的结构,只是一个抽象概念。) 细胞板: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的一种结构,随细胞分裂的进行,它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板是实实在在的结构,摸得着,看得见。) 4.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玻璃纸等)。它往往只能让小分子物质透过,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透过,透过的依据是分子或离子的大小。不具有选择性,没有生物活性,不是生物膜。选择透过性膜:是指水分子能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的生物膜。如细胞膜、液泡膜和原生质层。这些膜具有选择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膜上具有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当细胞死亡后,膜的选择透过性消失,说明它具有生物活性,所以说选择透过性膜是功能完善的一类半透膜。 5.载体与运载体载体: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如细胞膜上的载体,其成分为蛋白质。运载体:在遗传工程中,用于把外源基因运入受体细胞的运输工具,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 6.细胞液与细胞内液细胞液: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含有细胞代谢活动的产物,其成分是糖类、蛋白质、有机酸、色素、生物碱、无机盐等。细胞内液:一般是指动物细胞内的液体,是相对于细胞外液而言的。 7.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原生生物:指体积微小、单细胞或群体的真核生物,用鞭毛、纤毛或伪足运动。如草履虫、衣藻、变形虫等都是原生生物。原核生物:指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它的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器较少,一般只有核糖体,如细菌和蓝藻等。 8.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扩散作用:是指水分子等其他物质的分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自由运动,如co2、o2、h2o、胆固醇、甘油等物质。这种运动是自发的,不需要外界对它做功(不耗能)。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是扩散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可以说是自由扩散,又可以说是渗透,而co2、o2等物质的扩散只能是自由扩散而不能称为渗透。 9.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光合速率:光合作用的指标,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分米叶面积吸收co2毫克数表示。光能利用率:指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所含能量,占照射在同一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比率。提高的途径有延长光合时间、增加光合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光合作用效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中所含有的能量与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的比值,提高的途径有光照强弱的控制,co2的供应,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等。 10.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中的有机物在细胞中经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或其他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也叫细胞呼吸或生物氧化。有氧呼吸:细胞呼吸的一种类型,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co2和h2o,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通常讲的呼吸作用即指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一种类型。一般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如酒精、乳酸等,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11.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系统):指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包括脑和脊髓神经中枢: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生理活动,这部分结构叫神经中枢,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12.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核苷:由含氮碱基与五碳糖(核糖或脱氧核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