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考点说明: 1.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及意义;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色。 2.“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受严重破坏的典型事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3.“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 “一国两制”的含义,理论创新的意义;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史实,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新中国的成立(36页考点一)(一)条件 1、军事前提: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理论基础: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3、政治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问题提升: 1.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是中共历史上第 次转移。上一次转移的大致时间是 年,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转以后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转移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党的工作重心每一次转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从内容上看《共同纲领》具有怎样的性质?从权力上看,政治协商会议在当时的地位如何?在中央政府的组成成员中,毛泽东、朱德、刘少奇、高岗、林伯渠、周恩来、罗荣桓是中共党员、宋庆龄、李济深、张澜、沈钧儒是民主党派,这种政府成员的组成有何特点?体现了怎样的思想?它体现了我国的一项什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