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考点说明 1.新中国从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及其意义、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万隆会议及其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背景、经过及其意义;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日建交及其影响;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 3.不结盟政策是新时期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努力的国内、国际意义。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50年代外交) ★基础过关一、外交方针的制定 1.背景: (1)二战结束以后,世界政治格局由 向 转变 (2)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 与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3)亚非拉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赢得民族独立。 2.总原则是 3.主要内容(基本方针):(1)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的方针是“ ”。这改变了中国 的地位,政治上建立起 的外交关系;(2)先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在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方针是“ ”,这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3)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方针是“ ”。使新中国在斗争中不至于处于 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