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过春节”又称为“过年”。“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祈求谷物生产大丰收 b.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一直占主导地位 c.为了纪念神农氏 d.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立国的根本解析:“禾”是谷物的总称,年成的好坏,主要由“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来决定,体现农业生产在中国古代的地位。答案:d 2.“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 a.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解析:“人善治”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指的是增加产量,一年收获两次。这是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b。答案:b 3.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耕生产的是( ) 解析:a项是西汉后期,b项是原始社会后期和商周时期;c项出现于曹魏时期,d项是在唐朝,因此答案为d。答案:d 4.《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飨其利。”材料体现该水利工程的功能不包括( ) a.航行 b.灌溉 c.军事 d.排洪解析:根据“此渠皆可行舟”分析,体现了航行功能; “有余则用灌浸”体现了灌溉功能;“辟沫水之害”体现了排洪功能。材料中没有提及军事功能。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