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国情,我国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c.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2. 经济特区在建设上以吸收利用外资为主;经济活动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特区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这表明经济特区主要是“特”在 a.资金的来源土 b.经济所有制性质上c.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上d.国家宏观调控上 3.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亚洲大趋势》中说:“华人社团是宗族和同乡组成的公司和企业网(俗称为“抱团精神”),各企业之间层层连接,规模不断扩大,直至覆盖全球,用个形象的比喻,它就像当今的互联式电脑网络。”下列各项与这种社团网络发展相关的是 ①西周的宗法制 ②明清时期的晋商与徽商 ③1980年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④改革开放后异军突起的民营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 2010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经济特区成立30 年际考察深圳时强调:“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否则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温总理是在强调 a.经济特区可以更大胆地探寻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b.经济特区是试验田,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要在此实验 c.政治体制改革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d.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的任务已经完成,工作重心应该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