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38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3•潍坊摸底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 b.测 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 c.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解析: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而不是消毒;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分离土壤中不同的 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以便能从中选择出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答案:a 2.下表是对四种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硝化细菌 乳酸菌 根瘤菌 衣藻 a 能源 nh3 乳酸 n2 光能 b 碳源 co2 糖类等 糖类等 co2 c 氮源 nh3 n2 n2 no-3 d 代谢类型 自养需氧型 异养厌氧型 自养需氧型 自养需氧型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不同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及营养要求。从能源来看,乳酸菌需糖类等有机物供能;从氮源看,乳酸菌需要nh+4、no-3;从代谢类型看,根瘤菌为异养需氧型;从碳源看,硝化细菌与衣藻需co2,乳酸菌和根瘤菌需要糖类等有机物。答案:b 3.无菌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 b.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培养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c.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d.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解析:无菌操作技术的第一方面是: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第二、三、四方面分别是选项b、c、d。答案:a 4.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b.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 c.临时保藏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d.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低温-4℃保藏的方法解析: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采用甘油管藏法,即在3ml甘油瓶中加入1 ml甘油后灭菌,将1ml培养的菌液转移到甘油瓶中,与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在-20 ℃的冷冻箱中保存。答案:d 5.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