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中国现代史的分期: 1、1949—195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2、1956—1966: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3、1966—1976: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时期 4、1978—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考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考点说明 1.考点:(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及意义;(2)“文革”中民主法制遭受严重破坏的典型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3)“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一国两制”的含义、理论新的意义;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史实,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 2.重点把握:(1)感受新中国成立的神圣和庄严,体会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意志得到反映的喜悦,加深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认同。(2)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史实,把握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3)从港澳回归过程,强化国家统一意识。关注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和非凡智慧,激发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阅读内容:“中共八大”、“‘文革’背景”、“徘徊中前进” 4. 浙江省已考考点(省抽测与
高考卷,序号表示年份) 11年高考着装与一届人大代表;12年抽测西方学者评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基础过关: 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新中国的成立 1.历史条件 (1)军事上:随着 、 、 三大战役的先后胜利,人民解放战争得以胜利发展。 (2)思想路线上:__________ ______召开,确立了党的工作重心从 转移到 ,明确了今后以 为一切工作中心,把我国从 社会转变到 的总任务。 (3)组织上:1949年,中国人民______________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施政纲领《 》,规定了我国的国体是新民主主义即 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