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揭阳模拟)《中国的法制建设》中指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制建设的新纪元。”对此材料中“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
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c.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解析:选a。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b、c两项是1954年宪法确立的,d项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立的,故选择a项。
2.(2013•汕尾模拟)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解析:选d。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新中国民族政策的理解。新中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归绥”“迪化”都有贬低污蔑的意味,改为“呼和浩特”“乌鲁木齐”体现了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尊重,所以d项正确。改名是在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1955年才开始实行,故b错误。改名体现了中央政府尊重边疆少数民族,看不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故a、c错误。
3.(2013•盐城高三检测)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
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b.规定权利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
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利的唯一机关
解析:选c。本题考查中国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海选”是20世纪末我国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的重要表现之一,排除a。中国人民成为国家主人开始于新中国的成立,b错误。d项说法错误。一届人大的主要功绩是制定了1954年宪法,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