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报道,在江苏溧阳,当地申特钢铁厂卫生防护距离不达标,环评不过关,污染严重,可政府不但不将其搬走,反而逼着周围村庄整体搬迁,村民被迫歇耕,生计都没保障。面对村民的质疑,当地环保部门和申特钢铁拒不回应。
乍听上去,不可思议:企业违规排污,属于正常的治理范围中,理应被整顿。可在溧阳,政府不仅罔顾钢企无序排污的事实,还把鞭子打在村民身上,将其逼走。这种是非颠倒的举动,对深受污染之害的村民而言,何尝不是二次伤害?
为保涉污工厂,不惜将村民赶走,无疑是民生与病态发展的权衡失序。毕竟,被迫搬迁后,没了地歇了耕,之于这几百号村民,相当于无庇身之所。据了解,当地政府要求,村民在外租房五年后,才能搬入新房,而租房虽有补贴,但额度仅为每月每平方米五元。对失地村民来说,这只是象征性补偿:低额补贴,显然难以纾解其流离失所之痛,更别说,“住有所居”只是底线诉求,最要命的,是生计保障的悬空。
在此情境下,村庄逼迁,代价沉重,也势必激起民怨沸腾。可涉事政府却公然拂逆民意,就算村民维权质问,当地环保部门也是拒作回应,舆情应对上的倨傲之态,倒是与“逼迁村庄保污企”的做派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