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素材中心>>语文素材>>语文文本素材

高考考场杂文写作素材:历史上的反腐与腐败“双赢”

资料类别素材

文本素材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该资料免费下载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不限

上传人554578373@qq.com

更新时间2014-12-26 13:16:27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反腐和腐败本应是水火不容的一对天敌,反腐者得势,则腐败理应被压制而收敛,反之则反腐者受到“反弹”,落得一身腥臊,甚至吃不了兜着走。于情于理,反腐与腐败是绝不应该有“双赢”局面出现的,但历史上曾出现过一次著名的反腐与腐败“双赢”事件。   事件的第一主人公,是晋朝任司隶校尉的李熹。司隶校尉是沿袭自汉魏的官吏监察主官,可以说,这个职位差不多是晋朝地位最高、职责最重的专职反腐官员。   事件的第二主人公,是开国皇帝司马炎。司马炎在开国之初,还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对反腐问题抓得也很紧。他恐怕是中国古代颁布反腐“干部条例”最多、频率最密集的一位皇帝。   事件的第三主人公,则是四位被李熹向司马炎纠举的贪腐官员:刘友、山涛、司马睦和武陔,罪名是“侵占官三更稻田”。所谓“三更稻田”,按今天的话讲,就是“国营战备农场”。   身为官员,假公济私已算贪腐得可以,侵吞的对象,又是对国防战备关系重大的边境官田,性质不可谓不严重。李熹身为政府主抓反腐倡廉和官员审查的最高级别专职“干部”,对这样的四个“贪官”提出惩处要求,可谓理直气壮。司马炎对李熹的做法也是充分肯定、热情赞扬的,并将他比作东汉光武帝时著名的执法干部鲍永、鲍恢。

特邀主编老师 yaochaoguang@ks5u.com 点评:

高考考场杂文写作素材:历史上的反腐与腐败“双赢”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