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素材中心>>语文素材>>语文文本素材

高考考场杂文写作素材:都市叶公

资料类别素材

文本素材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该资料免费下载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不限

上传人554578373@qq.com

更新时间2014-12-31 22:41:30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乡愁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原因在于,中国不仅是农耕古国,更是农业大国,这个事实决定了中国人的乡愁几乎是骨子里的。乡愁源于一个人早年的乡村印象,生成特有的游子诗意应属情理之中。乡愁是人与土地的诗意情结,绿野溪流,田垄嬉戏,儿时伙伴,土屋炊烟,婚丧嫁娶,民间传说,以及天籁般的鸡啼、鸟鸣、羊叫、牛哞、马嘶、猪哼、狗吠,一一沉淀、结晶为乡村人遥远的童年记忆,岁月越久,越是刻骨铭心。   我曾在美国小居数月,接触过几位飘零海外的老华人,他们对乡愁也多少有了些不一样的感受。他们因种种原因移居异国,年已耄耋,历尽沧桑,却乡音不改,习性依旧,内心深处因物理距离和时间跨度而孕育出的漂浮感、落寞感、无根感,常常挥之不去,如影随形。他们称自己患了“乡愁病”,且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然而当他们老泪纵横、步履蹒跚地回来,愕然发现那些魂牵梦萦的故土原乡已不复存在,如潮退般踪影全无,取而代之的是陌生而雷同的城镇,新楼林立,街头喧哗,商店毗邻,车辆拥挤,其变化之大,堪比沧海桑田,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没有故乡的人。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从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仅仅过了十几年,他们回家探亲,记忆中的乡村生态却已是面目皆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乡村失去载体,乡愁伤痕累累,无处存放,成了近乎破碎的记忆空壳,且永无复原的可能。   如今的乡村日益萎缩、苍凉,青壮年夫妇纷纷相伴外出,宁肯漂泊打工而无意种田,老家只剩下带孩子维持生计的老者寂寥留守。疏于治理的土地变得萧条、荒芜、破败,人们唯恐躲之不及,受尊敬的长者地位在农事文化秩序中亦被边缘化,乡村成为众人纷纷逃离的对象。尚在读书的孩子的最大梦想,就是早日改变自己的农家身份。

特邀主编老师 yaochaoguang@ks5u.com 点评:

高考考场杂文写作素材:都市叶公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