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要求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战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的三条战线、“史里芬计划”、一战中的五大战役即马恩河会战、东普鲁士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和索姆河战役。 2、理解凡尔登战役为何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以及新式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 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战争残酷性及血腥性。(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分析凡尔登战役对法德双方各造成了什么影响,战争的结局更有利于两大集团的哪一方。 2、情景再现:索姆河战役中首次使用坦克以及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战斗”的内涵,让学生体会战争的残酷性及血腥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装备和战略战术的局限,双方都无法迅速战胜对手,战争转入旷日持久的相持阶段。 2、增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残酷性的认识,加强对热爱和平、避免战争的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马恩河会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难点:战争为何转入旷日持久的相持阶段?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三条战线和西线的三大战役──马恩河会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欧洲参战国的增加,在欧洲形成了西线、东线、南线三条战线,其中西线和东线是主战线。英法比军队与德军作战的西线更为关键,教材着重强调了西线的三大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超出了作战双方的预期,打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东西两线双方都陷入相持局面。本课涉及大量的军事知识和军事理论,建议教师采取讲述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并适当放映一些有关影像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思考、讨论,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