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学案中心>>历史学案>>历史学案导学

2014年高一历史复习学案: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人教版必修2)

资料类别学案

学案导学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2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不限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4-04-14 13:46:08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1.背景:(1)二战结束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2)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 2.内容:(1)重点在农业方面,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提倡种植玉米。(2)工业上:废弃部门管理体制;给企业部分权利;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3.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对其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议一议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提示:(1)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2)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领悟整合》 知识点2 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1964年10月,赫鲁晓夫黯然下台。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 2.内容:(1)重点是工业:注重发展重工业,尤其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2)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3)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值得参考

查看更多本学科其它资料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