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六校联考
试题历 试 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24.《礼记》中说:“山川神祗,有不举祭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看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这表明西周的礼乐制度 (b) a.为君主大权独揽的意识服务 b.有利于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 c.具有威慑性与持久性的特点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和人口的控制 25.有学者认为,“新的哲学流派促进了对孑l子学说和其他古代思想家理解的争鸣。他们力求证明本土思想体系如儒家和道家思想与外来思想如佛教相比的优越性。”这里的“哲学流派”是指 (b) a.董仲舒的新儒学 b.程朱理学 c.启蒙思想 d.乾嘉学派 26.明代文人的作品逐步具有了商品属性,郑板桥公开开出自己的书画价格(时称“笔榜”)。袁枚给某盐商题跋22个字,得了2 000两银子,成为最善经营文化产业的文人。这一现象反映了 (d) a.商人开始重视文化修莠 b.驵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 c.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 d.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27.1912年2月12日,溥仪颁布《宣统帝退位诏书》:“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 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据此,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