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汕尾一模)下列诗词中,能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风尚的是( ) a.簷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 b.西域移来不夜城,自来火较月光明 c.雪亮玻璃窗洞圆,香花爆竹霸王鞭 d.空巷无人尽出嬉,烛光过似放灯时 2.(2013•肇庆一模)1903年4月17日《大公报》注:“他们(当时的上海居民)看着外国事,不论是非美恶,没有一样不好的;看着自己的国里,没有一点是好的,所以学外国人惟恐不像。”材料表明当时上海居民( ) a.生活方式和日常消费西方化 b.注重传统习俗与西方习俗的融合 c.盲目崇洋和讲求虚荣 d.从不接受西方的习俗 3.(2013•梅州一模)服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的变迁:①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②北魏时期魏孝文帝“更姓易服”;③唐女装“袒露”与宋女装“清雅”;④民国时期“中山装”的流行之风。这些案例可以归纳出服饰变化的趋向及特点,下列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 a.服饰变化表明人们的等级观念日趋淡薄 b.服饰变化受时代、观念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c.服饰变化反映不同阶层和职业贵贱有别 d.民族交流是服饰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4.(2013•汕头一模)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符号给人留下深刻记忆,下列时代符号对应正确的是( ) a.清末符号:租界、洋人、水师、中山装、火轮船、军阀 b.民国符号:黄包车、旗袍、长衫、上海滩、黑色礼帽 c.文革符号:大字报、绿军装、洋布、红色、语录、买办 d.80年代符号:自行车、qq、录音机、霹雳舞、摇滚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