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武汉调研)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b.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c.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d.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 2.瞿秋白在1921年旅俄日记中写道:“一友人告诉我,俄国现在无物不集中,消费者都是以团体为单位,个人名义很难领到需要物品。……消费者凭劳动券领取,劳动券以工作高下为标准分为几等,每等可得若干,十日以前在消费公报登载。”这段材料显示了苏俄 (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情况 b.实行新经济政策带来的新变化 c.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场景 d.扩大政治“公开性”的尝试 3.(2014•江西模拟)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曾说:“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这一思想 ( ) a.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说明列宁对资本主义完全认同 d.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论阐释 4.(2014•枣庄模拟)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 ( ) a.公私合营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斯大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