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历史试题>>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人民版必修2)

资料类别试题

一轮复习试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3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人民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4-07-01 13:34:16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1.(2013•玉溪)1845年,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的原因主要是(  )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 c.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中国自然经济面临着解体危机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银贵钱贱”的现象,从题干时间1845年看,b、c、d三项说法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市场被打开,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白银外流,造成“银贵钱贱”的现象。 2.(2013•安徽江南十校)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中国人“国力的觉悟”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五四运动期间 c.洋务运动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答案]c [解析]所谓“国力的觉悟”就是指当时的中国人已认识到中国的实力已不如西方国家,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已认识到中国“器物”不如西方,特别是在办洋务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国家只有先“富”才能“强”,所以由“自强”到“求富”。故选c项。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值得参考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