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急风暴雨般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直接促进了下列哪些文学流派的兴起和发展 ( ) a.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 d.批判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分析。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引发了浪漫主义对现实的失望,批判现实主义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揭露。古典主义出现在17世纪,现代主义出现在19世纪后期。 2.雨果在赞扬某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这位文学家是 ( ) a.雪莱 b.拜伦 c.贝克特 d.巴尔扎克 答案 d 解析 考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从材料“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可判断为批判现实主义。 3.法国19世纪的一位作家写道:“不仅仅是人物,就是生活上的主要事件,也用典型表达出来,有在种种式式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处境,有典型的阶段,而这就是我刻意追求的一种准确。”这位作家属于 ( ) a.浪漫主义流派 b.现实主义流派 c.古典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中“刻意追求的一种准确”,可知这位作家追求艺术的“真实”,这反映了现实主义风格。现实主义作家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故选b项。 4.1957年,著名小说《在路上》在美国出版,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发问:“……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下列作品与《在路上》风格一致的是 ( ) a.《西风颂》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十日谈》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的时间“1957年”和其创作风格来看,该作品属于现代主义文学。《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荒诞派的典型作品,《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