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历史试题>>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练: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人教版必修1)

资料类别试题

一轮复习试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3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4-08-20 14:48:08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1. 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解析:c 从材料信息看,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并明确表示“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表明中国共产党准备放弃“工农武装割据”的主张与当时执政的国民党合作,这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对全国抗战局面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故选c项,排除d项。苏维埃政权建立于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建立苏维埃政权,a项不正确;从材料信息看,苏维埃政权已经建立,b项不正确。 2.(2014淄博二模)蒋介石在1935年7月表示:“和平未至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至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1937年7月又宣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绝不求战。”导致蒋介石对日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失败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日本逐步扩大对华侵略战争 d.全民族抗战局面的推动解析:c 材料反映了蒋介石对日本侵华的态度由1935年的不轻言开战到1937年的“准备应战”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蒋介石从“攘外必先安内”逐渐转向“抗日”,主要原因是1937年7月发生了七七事变,日军由局部侵华转变为全面侵华。 3.1937年初,中国近代著名军事家蒋方震(国民党陆军上将)在谈到中国能否打过日本的问题时指出:“……中国有地大与人众的两个优越条件,不战则已,战即不能不动用拖的哲学,拖到东西战争合流,我国转弱为强,把敌人拖垮而后矣。”这一观点(  ) a.为蒋介石政权的消极抗日政策辩解 b.基本符合抗日战争的发展趋势 c.没有看到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对抗战的影响 d.主张发动人民群众实行全民族抗战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值得参考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