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它的任务是:团结各种力量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在全国未普选以前,它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材料中的“它”是指(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一国两制”构想解析:c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2.(2014海口二模)《中国大趋势》作者奈斯比特认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他们只能通过达成共识来实施政策,而中国一直在进行长期的战略计划、规划。这表明奈斯比特( ) a.肯定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优势 b.认为中国中央集权制度具有积极作用 c.称赞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认为西方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解析:a 相对于西方的多党制,新中国建立后,实行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政治模式,有效地防止了多党执政带来的政策不稳定和缺乏长远规划的缺点,答案为a项。 3.(2014韶关二模)如图是1968年发行的一枚邮票,当时邮电部通知:“决定破例在贴用邮票时,不予盖销。另在邮件封面上空白处加盖收寄日期。”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反映了青年毛泽东求学经历 b.讴歌了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 c.描绘了解放战争的壮阔场面 d.折射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狂热情结解析:d “1968年”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在贴用邮票时,盖销是惯用的办法,为了表达对伟大领袖的热爱“不予盖销”,说明了当时个人崇拜严重,故选d。 4.(2014洛阳模拟)下表呈现的是20世纪的七十年关于中国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 1912年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1931年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华苏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