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这反映出西周政治是 ( ) a.神权政治 b.皇权政治 c.族权政治 d.官僚政治答案 c 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分封的诸侯国多为兄弟之国和“姬姓之国”,体现了明显的血缘关系,体现了宗法制的特点,宗法分封制属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族权政治,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神权政治,皇权政治和官僚政治是秦朝正式确立的。 2.《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西周初期分封制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西周末王室衰微 d.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答案 a 解析 材料体现了天子对诸侯具有较强的约束力,选择a项。 3.《礼记•曲理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种规定的不同反映的是 ( ) a.宗法等级制 b.皇权专制 c.中央集权制 d.分封制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识记和再现能力。宗法制实施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社会的有序统治、等级差别,根据材料用词“崩、薨、不禄、卒、死”,体现死者社会地位逐步递减,故选a。 4.王国维认为:“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商代没有实行分封制 b.嫡庶之别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 c.商王由贵族推举产生 d.商人地位低贱不能适用宗法制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