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卷中心>>语文试卷>>语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ks5u首发》陕西省咸阳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料类别试卷

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10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二

上传人54093630@qq.com

更新时间2015-01-10 08:29:52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把《诗经》中的战争题材诗篇同《伊里亚特》作一比较,明显会感到东西方古代两大民族对战争审美的旨趣迥然相异。战争审美倾向是一个重要环节,它一方面联系着历史文化背景,并由这种背景所决定;另一方面联系着艺术领域里战争题材作品的特征和风格,并给以直接的影响。

多少年来,北方各部落不断地涌向希腊半岛,人口与生存空间的冲突使地区保持着一股强大而持续的对外扩张力。这种环境遵循的是“强者”的法则,各民族、部落的关系完全由暴力来决定,即便是平等的关系,也是力量的平衡所致。战争暴力既是获得生存权利的第一工具,又是保持独立地位唯一手段。

汉民族因生存空间的幅员辽阔,虽偶有扩张性战争之举,然而极其有限。农耕社会追求安宁和谐的生活境界,这种生活秩序又被道德伦理所肯定。战争从根本上与农耕生活的秩序相悖。因此,战争是维护农耕社会秩序的最高手段,并在伦理道德的层面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决不可能产生以对暴力的崇拜为核心的极端之尚武精神。只能产生以“禁暴除乱”为目的、包含生活与伦理的合理性在内的一种有节制的尚武精神。所以,古希腊民族的尚武精神核心是“力”,汉民族尚武精神的核心是“德”。

特邀主编老师 54093630@qq.com 点评: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