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聚德花苑的廉租房里,六十二岁的区少坤拿起刮胡刀片,狠狠割向自己的手腕。好在他没能杀死自己,虽割断三根肌腱,却未伤及动脉。”
从2006年至今的八年里,他不断抓拍那些被私用的政府、公安、部队公车,用标志性的“质问”追赶躲避他手机镜头的人。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民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热情高涨,区伯像一面旗帜,矗立在繁华都市的街头,向着超越权力边界的人--违规使用公车者大声说不。
他也因为监督“公车私用”吃尽苦头:他自己曾被人打倒在地,母亲家曾被人投去冥币……很多人劝他放弃,他却仍要把“闲事”管下去。
他借助媒体、微博直至法律进行抗争,成为备受公众追捧的名人,甚至获得一本红色封皮的居民代表证,助力这场充满艰辛的监督之战。
在区伯扬名立万以后,麻烦来了。不是来自官场,却来自邻里。
由于一些日常琐事引发的矛盾,不断累积,成为宿怨,个性张扬的区伯开始背负上欺负邻里的恶名,并被街坊举报,直至居委会最终要收回他无比珍视的居民代表证--这直接导致了区伯的割腕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