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问中学生:粮食从哪里来?答:超市。肉从哪里来?答:超市。衣服、手机、电视等从哪里来?答:全在超市。同样的道理,如果你问孩子:钱从哪里来?答:从父母口袋里来。再问:父母的钱从哪里来?答:单位、公司。再问:为什么?无人回答。
教育方式阻断了孩子们的认知链。没有人告诉孩子们猪肉来自养猪场,来自养殖户,来自饲料;青菜来自土地;父母的钱来自劳动;劳动不一定赚到钱,但不劳动肯定没钱赚。
孩子们约略知道,父母的钱是辛苦赚来的,但怎么赚来的,为什么赚这么多,却没有思考过,家长也没把它当作教育话题。
富裕家庭的孩子,用甜言蜜语和威胁从父母那套取现金,这些手段在中国家庭百分百好用。在贫困家庭中,钱像星斗一样稀少遥远,只知其可贵,不知其可赚。
严格说,中国家庭很少对孩子进行正规的财富教育。
中国式的财富教育大多着眼于物,也可叫作“俭”的教育,而不是流通与货币的教育。珍惜一粥一饭也罢,攒钱买田也罢,学手艺做工也罢,都诉诸物。种田有田在,造屋有屋在,养猪盼望肥猪满圈。钱,是藏在隐秘之处难见天日的东西,如神灵一般。
家长很少向孩子指出钱的如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