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还在持续发酵。据新华社消息,目前已确定自流沟周边地下含油污水是引起沟内水体苯超标的直接原因。目前,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已解除应急措施。可就眼下而言,此次自来水苯超标事件,仍有诸多谜团待解,而附着其上的舆论焦虑,也亟需置于信息敞开框架下,去循序消弭。
从新华社披露的信息看,在10日17时,威立雅公司就已检测到苯严重超标,可直到次日12时,才有官方渠道通报,在此期间,苯超标的水已流入千家万户,损害辐射面难以估量。不少人质问:为何警报晚拉了十八个钟头,为何被污染的自来水没第一时间被切断?是水厂瞒报,还是当地政府反应慢了几拍?
没错,污染源检测和上报确实需要时间,但就算苯检测没法一蹴而就,虑及公众饮水安全,也该作“最坏的打算”,开启应急模式;而当地政府在收到反馈后,也该立马作停水决定。只可惜,“与时间赛跑”的意识,在此次危机处理中体现得太不明显。
新华社就刊文指出:事发后,在发现苯超标时间上,涉事几方口径不一、屡次变动;苯含量也“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