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似乎大学才有明显的“副部级”、“厅局级”之类的级别之分,中小学应该不至于,不过近日看到的一则新闻,却传达了一个明确信息--中小学也是有级别的。新闻上说了,青岛市将取消中小学行政级别,实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据说是要努力实现“教育家办学”。
说起学校的级别,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一位少年。2011年,手臂上戴着“五道杠”的少先队武汉市总队部副总队长黄艺博曾引发广泛关注,不光是他“官样小大人”的做派,还有他手臂上那显眼的“五道杠”,以及他博客上说的所谓“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后欣然题字”的词汇拿捏。想来真让人有点啼笑皆非。
“三道杠”、“两道杠”和“一道杠”已经满足不了少年儿童“官阶晋升”的需要,这才有了“四道杠”和“五道杠”,多两道杠,无非是想强调一下职务很高、身份有别。有的地方,学校班干部“超编”严重,甚至膨胀到了出现“班长助理”、“学习委员助理”、“课代表助理”的程度。当然“五道杠”后来被全国少工委的通知叫停了,但由这件事所引发的对“官本位”的审视、对教育理念的反思,还是在社会上激起了一阵阵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