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试题中心>>历史试题>>历史单元测试试题

2015年高一历史课时练: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必修2)

资料类别试题

单元测试试题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2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不限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5-01-05 21:44:31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1.相传炎帝“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里的“耒耜”是指(  ) a.生产工具 b.作战武器 c.生活用具 d.祭祀礼器解析 据材料信息“教民农作”可判断,“耒耜”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工具。答案 a 2.下图出自汉代的画像石。这幅图片所描绘的生产场景盛行于(  )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两汉时期 d.隋唐时期解析 图片所示的犁耕法属于二牛一人犁耕法。二牛一人犁耕法逐渐取代二牛三人的犁耕方法是在西汉后期,由此可以直接排除a、b两项。汉代的画像石不可能描绘隋唐时期的场景,可见d项也不正确。答案 c 3.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解析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和石器锄耕,到了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答案 a 4.“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反映的是(  )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瓜果生产 d.刀耕火种解析 诗句反映了中国古代农村中农民早出晚归,男耕女织,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典型写照。答案 b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值得参考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