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学案中心>>历史学案>>历史学案导学

2015年高二历史学案: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人教版必修3)

资料类别学案

学案导学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2 (立即充值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高一

上传人ylh@ks5u.com

更新时间2015-01-09 19:22:12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一、学习目标: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二、学习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三、学习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全面评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四、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五、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个人完善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自学指导一、新文化运动背景 1、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想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政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新文化运动兴起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出版 ,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1)提倡 ,反对 。( 也是口号)(2)提倡 ,反对 。(旧道德:儒家传统道德)(3)提倡 ,反对 。(4)十月革命后宣传 。(李大钊)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性质:前期是一场 反对 的斗争。作用:动摇了 ,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得到弘扬,为 奠定了思想基础。局限:对 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传入: 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 举起社会主义大旗(在《新青年》上发表《 》等文章); 2、广泛传播:(1)五四运动爆发促使马克思主义传播: 1919年李大钊为《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撰写的《 》一文,比较 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2) 与 的“ ”与“ ”论战,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了更多的先进分子。(3)1920年5月1日,各地举行了‘五一劳动节’的纪念活动,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 相结合。 (5)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认真研究比较,审慎思考后,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6)1920年 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 成立。 问题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世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主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 “……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行为。一遵理性,而速从斩焉,而无知亡作之风息焉。”“国人而欲蒙昧时代,羞为湛浅化之也,则急起直追,当经科学与人权并重。” ——摘自陈独秀《敬告青年》 回答:(1)该文载于何时何刊物?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2)概括上文内容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何作用? (3)由上文内容分析陈独秀的主张属于什么思想范畴?其实质是什么? 3、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的不同时间 五四运动以前 五四运动以后 性质 倡导者身份 内容 作用 巩固练习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辛亥革命的影响 c、十月革命的影响 d、尊孔复古逆流 2、在运动中,教育家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的宗旨是 a、推动体育、智育、美育、 德育均衡发展 b、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 c、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 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 3、1918年,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这里的“新”是指 a、改变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 b、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c、开始宣传俄国十月革命 d、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 4.《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什维克主义。”在当时,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是 a.《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b.《共产党宣言》诞生 c.《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   d.《变法通议》被广泛传阅 5.回到1917年的北京,你不会看到的是( ) a.“民主、科学”成为青年学生的口头禅 b.学校的进步青年热切盼望下期《新青年》 c.一些学堂的孔子画像被涂抹 d.一些书报摊上发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译本 6、.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抵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力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功绩是( )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b.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7.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传入中国的时间是五四运动后期 b.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c.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d.中共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特邀主编老师 ylh@ks5u.com 点评:

值得参考

查看更多本学科其它资料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