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1.汉代蔡邕《独断》中记载:“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卫宏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惟其所好。然则秦以来,天子独以印为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玉玺代表信物 b.玉玺为天子专有
c.皇位世袭罔替 d.天子的权力至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天子独以印为玺”“群臣莫敢用”等信息可以看出,玉玺的使用反映了皇帝制度下皇权至上、不得随意僭越的历史特点。a、b两项都是表现而不是实质,c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答案】 d
2.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a.设“中朝” b.置枢密院
c.置刺史 d.设内阁
【解析】 “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大意是:道、德出自于皇帝,制度政令出自于丞相,反映了西汉初期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构成威胁。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设立中朝,让他们随侍左右,顾问应对,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本题选a,北宋时设立枢密院;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监督,设立刺史;明成祖时设立内阁。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