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2.分析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3.理解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原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和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位置及范围:黄土高原位于______以西、日月山以东、_____以南、____以北的广大区域,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____的地区。 2.水土流失的危害及表现(1)对耕地的影响:________变薄,______流失,______下降,_______降低。(2)对黄河的影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_________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_____河。(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造成当地________ 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 的发生。(4)对地形地貌的影响:长期的水土流失,使黄土高原形成_______、________的景观特征。知识点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1)地理位置的过渡性: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处在各种地理要素的 地带, 比较脆弱。(2)土壤质地的特殊性:黄土的土质比较 ,极易受到 的侵蚀。(3)降水的不均匀性:降水季节分配 ,多集中于 ,且多______。(4)自然灾害的多发性:自然灾害频繁,______、______、______加剧了水土流失。 2.人为原因:(1)根本原因:随着 的增长, 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 ; 水平低,耕作方式比较 ,土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有限。(2)直接原因:①不合理的_____利用;采用______的耕作制度;露天_____,开挖地表土;无计划地建窑洞、修路、建设水利设施等。②破坏 。_________的不断扩大以及历史上营造宫殿、________、战争等原因。知识点三、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1.基本原则(1)林草、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2) 、 与 效益相结合。(3) 与开发相结合。 2.经济方面:综合开发(1)治理黄土高原必须从 着手,调整 ,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实行 综合发展。(2)要以 为中心,压缩________,改土与治水相结合,逐步建立旱涝保收、 的基本农田;扩大 面积,改善天然草场质量;大力开展煤炭开发地区的 工作。 3.生态方面:综合治理(1)工程措施: 是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实施固沟工程、 工程、 工程。(2)农业技术措施: ①在耕作区开展 、栽培种植、田间管理、 、轮作套种等农耕作业。 ②采用 、发展地膜、 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3)生物措施:提高__________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 4.社会方面(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2)政府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