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新课标ⅱ)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 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答案》 可能原因:迁徙路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猎杀等。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
《解析》 本题考查了生态环境保护。根据材料中中华秋沙鸭的迁徙途径进行分析其不断死亡,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保护对策主要从生态环境恢复、环境污染治理、提高环保意识等方面分析回答。
2.(2014•江苏)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下图为甲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用此4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土壤中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它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于西北地区,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
(2)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最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
(3)铅、镉 矿冶区工业污染严重
(4)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数量 建全并严格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