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范例]命题作文:功夫电影是否需要电脑特技2007-08-10 21:06:00 阅读 参与讨论()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说“看电影”而不是“听电影”。因为电影能给我们极端的视觉上的美。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剧本因素、演员的表演、导演风格,还有摄影技巧等等。但是,作为观众的我们,没有精力关注那些繁杂的幕后工作。如果以辛苦程度来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那么,我想任何一部电影都可以去冲击“戛纳电影节”了。在一部电影的时间内,成千上万次的镜头切换中,影片整体画面的处理能否给人美的享受,能否让人觉得“流连忘返”,这是一部电影生命力的重要体现。

功夫电影与人文电影不同。人文电影给入的感觉是朴实的,重在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注重情节的发展。看这样的电影,如果真的融入电影的情节中,那么,电影的吸引力是无限的。比如说,《孔雀》中并没有过分华丽的拍摄,但仍旧能给人美的享受。看这样的电影,就像在触摸晶莹的水晶球,清新、淡雅,但又不落俗套。

而功夫类电影则不然。真的要拿起刀舞起剑来。那么情节也就被锁定了:无非是追捧英雄,打造救世主。但是,能够成为英雄的人却少之又少。国内有成龙、李连杰,国外有阿诺、史泰隆,真正以打见长的不外乎这几个人,大家也都屈指可数了。没有新面孔,就没有新意。再加上情节单一,所以说功夫类电影要想脱颖而出实在是难上加难,因而电影画面的整体效果的重要性就更加突显出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中的特技真可谓“应运而生”。当我们看腻了暖洋洋的太阳,弯弯的月亮,甚至看腻了张艺谋式的排山倒海的红、翻江倒海的绿、无边无际的黄,还有那人海茫茫,尘土飞扬。由于过度的“视觉疲劳”和特技的“应运而生”,不少电影发烧友高呼:“我们赶上了好时候!”所以又有了“飞檐走壁”,“蜻蜒点水”,一把飞刀能飞过崇山峻岭,一个旋风腿能将人踢出百米,撞倒了一片楼,但仍不会致人于死地。有了电脑特技人们可以尽情打造“排骨式”的英雄,哪还用在乎什么合情合理呢?真正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时代来了。但是,越脱离实际的往往给人的感觉越是不踏实的。据有关武术类专家分析:人是无论如何也练不成轻功的。少林拳中有一招式可以使人跳离地面。但前提是在起跳时借助外物,并且在空中最长停留2秒。而且,据当时的专家分析,这一招是各种武术动作中境界最高的。但是,在电影中我们时不时见有高人在韧而细的竹尖上舞剑,并如履平地。真难想象有恐高症的人是如何应付这样高难度的动作的。真不明白,难道非得要在竹尖上表演才能体现内功深厚、武功高强吗?其实要论武学智慧和反应能力,我认为“见招拆招”是一种最高境界。几个快慢镜头足以将整个画面处理得天衣无缝,甚至连威亚都不用吊,又何必辛苦地在天上飞来飞去呢?

周星驰在耗资巨大的影片《功夫》中运用了大量的电脑特技,但为更多人好评的几个镜头是卖油条的阿鬼、裁缝店的老板和苦力强分别时的那一段拆拳的对打。这段对打镜头将“十二路谭腿”的攻守并重、“洪家铁线拳”的刚中有柔、“武郎八卦棍”的千变万化高深莫测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据介绍这几个招式完全由真人完成,除了镜头快慢的处理,没有运用任何电脑特技。由此可见,在众多的眼花缭乱的电脑合成中,能在人们心中真真正正留下印象的往往是些真真正正的东西。

中国功夫是博大的,它是一种积淀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中国武术的最高境界讲的是“人术合一”也就是将自己和武术融为一体。正如剑术中往往体现着书法,而书法中又有剑术的刚柔并济一样。在影片《英雄》中秦王从赵国刺客残剑的一个“剑”字就悟出了残剑的心意。这就是“人剑合一”达到的境界。

人们现在之所以极力推崇电脑特技效果给人在视觉上的冲击是因为太多超乎想象的东西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当我们真的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剥开层层虚幻的外衣,所感叹的仍旧是中国博大的武术文化,它是一门民族的艺术,只是现在没有被发掘,如果在将来的一天它被广泛运用,那时,我们的欣赏水平将会是一个层次性的飞跃。

【点评】

看到本文题目时,眼前一亮,因为看过太多关于屈原、李白、苏轼、辛弃疾或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类的作文,仿佛中国的学生只会从那几位作古者中寻找灵感,而此文显然跳出了这一窠臼,这是中学生写作中值得提倡的。相信很多人都喜欢看电影,却很少有人想到将自己的想法付诸笔端,这无疑是对写作素材的一种浪费,作者从“功夫类电影”想到人们需要的究竟是怎样的文化,既体现出她的关注生活,也不难看出其独立的思考,尽管对于“功夫电影是否需要电脑特技”的论述尚不够全面,观点也稍显偏颇,但是敢想毕竟是难能可贵的。文章的前两段可以更精炼一些,以便更快进入主题。

推荐给好友:【http://www.ks5u.com/News/2007-8/3283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