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若能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事件、信息等管理要素,加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情感沟通,就能协调步伐,从而和谐、愉快地共同创造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率。
1.对班级管理目标,要求得班级群体心理上的认同 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经常出现学校和教师对班级提出的要求与同学心理有差距,班主任要从全局出发,及时沟通,纠正学生心理上的偏差,使学生的心理趋向与群体目标保持一致。如学生对学校分配的任课教师有看法,班主任就要及时协调,即对学生的要求表示理解,又要向学生介绍该教师的教学长处,以此求得学生的心理认同,融洽师生关系。从而达到培养健康、和谐的班集体心理氛围的目的,使每个成员都感到生活集体中的满足感和责任感。
2.要注意培养学生心理换位,以化解矛盾 高中生在人际交流上有一种心理特征: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同时又很少主动地去理解别人,在对待老师方面,这一心理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班主任,平时就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而在处理师生关系问题上,则应该学会理解老师,其具体的做法是“心理换位”,把自己当作老师,学着用老师的观点去分析看待问题,从老师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出发,来理解老师这样做的理由,这样,许多矛盾便会被化解、消散了。在班级生活中,师生或同学间出现分岐或矛盾,在所难免。班主任要作心理疏导,引导双方心理换位,设身处地进行体验和思考,它有助于理解对方,减少误会。这样,学生就会认识自身欠缺,主动与他人协作,在更高层次上恢复心理平衡。
3.要从个性特点出发,注意到个性的相似和相容 人的个性影响人际关系和人的心理发展。个性相似的人有共同语言,容易形成良好的关系;而个性不同的人相处就要注意心理上的相容或人际关系的倾向性。如教室座位安排,班主任在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把主动与他人来往和期待他人接纳自己的人组合在一起,把对他人表示亲热与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热的人组合在一起;把喜欢支配他人、帮助别人的人与期待人引导帮助的人组合在一起,相互有满足趋向,能相处融洽。这种互补性的心理调适,有利于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稳定班级群体的乐观情绪,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默契,使班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
4.要从群体关系出发,注意人际交往中的依赖性和感情联系 在一个人群中,每个人的独立性和依赖性是对立统一的。人际交往的依赖性,有时是以交往双方以依赖对方而达到一定目的的关系。如学生依*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班主任依*班级的“指挥链”实现对班级的调控管理等。依赖性越大,关系越容易调适。所以班主任应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依赖性和感情联系。同时,要注意依赖性的原则性,班级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健康的舆论导向,从而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使学生心理准备和群体目标、学校的工作和谐一致。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而且还能激发出每个学生为集体做贡献的潜能。使班级进入高层次的管理。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