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高考民间方案引热议 造成新不公?(图)
今年3月23日,一批外地来京家长到北京市教委“上书”,希望实现异地高考。(资料图片)
高考一直被视为我国最重要的考试。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愈发频繁,解决异地高考的呼声不绝。今年10月29日,异地高考民间方案公布,建议“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依据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等标准来认定高考报名资格。
方案一经推出,便引来了各方的争议和讨论。赞同者认为异地高考有助于推动整个高考制度的改革,反对者表示这样会造成新的不公平。如何理解异地高考的民间方案?是合理诉求的表达,还是只为“倒逼”教育主管部门加速异地高考的进程?异地高考真的能拿出“时间表”吗?
■求学故事
回原籍高考无奈复读
1996年,桃源夫妇俩从山东来北京发展,不久便购置了房产和汽车。随后,两人的事业也都稳定在了北京。1999年,桃源的女儿来到北京就读小学,从小学一直念到高三第一学期,直到今年3月才回到老家中学就读准备高考。“之所以这么晚才把孩子送回去,是因为之前我不知道高考有户籍限制,也觉得不一定能在北京待这么多年。”桃源说。
作为拥有“北京居住证”即所谓“北京绿卡”的外地人,桃源的孩子在北京读书时免除了一笔不菲的赞助费和借读费。但也正是这张“绿卡”给他们带来希望,而在孩子中考时未能及时抉择。
由于北京和山东的教材不一致,女儿在北京读书时还是班上前十名,在2011年的山东省高考中成绩并不理想,只达到当地三本录取分数线。为了让孩子考回北京,桃源夫妇决定让孩子在山东复读一年,尽管“复读生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会受到很多限制”。
由于女儿一直在父母身边长大,极少回老家,巨大的落差也让孩子的心理产生了变化,“因为不适应,孩子就不停地吃,买东西,现在胖得已经不成人样了,满脸都是痘……”桃源说。
桃源的丈夫则为了孩子,已经辞职回老家陪读。“这是我们把孩子留在身边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之一。”桃源说。
“黑户学生”前途未卜
自1992年大学毕业后,山西户籍的丁香花(网名)就留在北京工作。14岁的儿子幼儿园、小学直至初中毕业都在北京就读,今年在北京参加中考。
丁香花告诉记者,早在三年前,儿子面临小升初的时候,他们一家就面临抉择。因为如果不在山西中考,上高中就没有学籍,就不能参加高考,而如果把儿子送回去,“监护从何谈起”。为了儿子的高考和升学,丁香花甚至想过举家迁回山西,但“如何挣钱养家”,“原本只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却升级成了全家的生活问题”,痛苦地挣扎了许久之后,她最终选择让孩子继续留下来读初中。
参加中考前,丁香花全家做了一次人生的“赌博”,“赌的是自己孩子的未来”。中考结束后,丁香花走访了十几所中学,最终儿子被一所学校录取,“儿子上学了,成绩很好,但仍然是个黑户学生,因为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山西,儿子都没有学籍。”
丁香花称,如果延续现行政策,2014年,儿子有可能只能以社会人士的身份回山西高考,但“社会考生不能参加军队、国防等类学校的招生,也不能参加全国名牌大学的招生,并且课本不一样,试卷不一样,难度程度不一样……”想到儿子将要面临这些,丁香花就泣不成声。
学户分离孩子“被留学”
李女士全家来京已十几年,儿子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在北京借读,今年高中毕业。因没有北京户口,他无法参加北京的高考,只能通过申请出国留学,继续求学之路。
“其实我们早已预料到这个结局。”四年前,李女士通过申请“绿卡”(北京居住证)为儿子争取到了在北京考高中的机会。因为根据北京市引进人才的相关规定,拥有北京居住证的外地人可以在一定期限内转为北京户口,而在转为北京户口前,可享受与北京户籍一样的同城待遇。但从此,李女士和老公就意识到要尽快帮孩子选国外的学校,以备无法在京高考,李女士无奈地称自己的儿子是“被出国”。
许多持有北京“绿卡”的家长认为自己受到的待遇不公,为了子女们小升初、中考、高考的权利不停奔走,“学籍与户籍分离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问题,我只想让全家过正常的生活。”李女士很平静。
她算了一笔账,大学四年,儿子出国需要比在国内大学学习多花费100万元。为了送儿子出国留学,李女士夫妇拼命地工作挣钱,“我们的生活都很节俭,几乎从不打车,也很少添新衣服,甚至计划过把北京的房子卖了为儿子筹学费。”
■民间方案背景
2.2亿人“人户分离”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现有2.2亿人离开户籍地迁居异地工作和生活。这些人以中青年居多,如果结婚生子,他们的孩子即“流二代”,要么被留守在户籍地,要么随迁,但随迁最终还是需要面临在读初三时是否回户籍所在地的抉择。孩子不回家读初三参加中考,将不能在户籍所在地获得学籍,也就不能参加四年后的高考;如果选择回去,就必须承受至少四年的骨肉分离生活,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如若举家回迁,工作难找,全家生活又成问题。
为了争取孩子在父母经常居住地接受教育和升学的权利,自称“关注教育公平志愿者”的队伍逐渐壮大。他们的例行工作是在街头或网上征集签名,并在每个月最后一个周四去当地教育部门和国家教育部递交呼吁书。截至目前,这些志愿者已经征集到签名达51000人次,已连续16次向教育部递交呼吁书和建议书。
■民间方案内容
以学籍为高考报名资格
10月29日,非京籍随迁子女家长起草的《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公布。方案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在修改2005年联合公安部发布的《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以及在颁布下一年度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时,不再把户籍作为高考报名的限制条件,高考报名资格依据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的标准认定。方案也表示,考虑到历史形成的教育水平和高考录取率差异,为避免短期内人口输入地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可以考虑在一定时期内设置一定限制条件,逐步放开城市新移民子女在经常居住地上学和参加高考。
>>具体方案内容
(一)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至高中毕业3年以上连续学籍的,高中毕业即可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和录取;
(二)北京、上海两地,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至高中毕业有连续4年以上学籍的,高中毕业即可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和录取;
(三)父母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在工作和生活所在地连续工作和生活一年以上,根据自愿原则认定为经常居住地。工作和生活的证明包括:工作和收入证明(劳动合同、单位出具证明、工资发放依据、纳税证明、社保证明等之一),租房合同(或房产证)、水电费收据等。
(四)作为以上建议的补充建议,应尽快实现本城市区域内部的中、高等教育资源均衡。努力实现城市内部公办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相对均衡,居民子女能够就近上学,杜绝“择校”现象。同时,严格控制学籍的有效性,彻底消除高考移民的投机行为。
■家长看法
学籍有效性和连续性彼此缺一不可
方案发布之后,引来各方不同的声音。对此,参与方案起草的家长代表杜国旺与联合起草方案的专家认为,应当对其深刻解读。
起草方案的专家认为,“至高中毕业3年以上连续学籍”的要求,是强调了高考报名地为其学籍地的严格要求。目前,教育发达地区因不需要考虑学生的高考问题,只是一味扩大教育资源,并不考虑学籍的限制。当高考报名资格按照学籍地限制后,这些地区势必会考虑本地人口的意愿,从入学渠道上严格限制学籍;另一方面,教育欠发达地区,因为户籍学生终将回到本地参加高考,不低的高考升学率掩盖了其教育发展的不足。当高考报名地按照学籍地限制后,必将有大量的外流生源回归本地,势必会揭开本地教育发展不足的现实,也将推动本地教育发展。
其次,“北京、上海两地,至高中毕业有连续4年以上学籍”这里强调了学籍的连续性。小学和初中的教育,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北京和上海的高中都是三年制,也就是说,连续四年的要求,是考虑学生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之后,在当地参加了中考,即可参加高考。
第三,“父母经常居住地工作和生活认定”,是为了避免寄读性“高考移民”的出现。在由学籍地确认高考资格后,短期内势必会引起学生向低考分区域移动的趋向,从长远来看,这对于教育平衡有益处。但为了避免高考考生移动出现“井喷”现象,同时,由父母经常居住地工作和生活的认定,会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
第四,“本城市区域内部的中、高等教育资源均衡”,很多人认为城市教育资源紧张,而实际上,又存在很多学校因为生源不足在“关停并转”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实质原因就是教育资源投入的不均衡及名校的“择校热”。如果存在“择校”,那就不管投入多大,都会引发入学竞争。实现本地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均衡,能够有效遏制入学竞争现象的出现,同时,也会降低因随迁子女高考资格获得带来的冲击。
目前流行的解决方案
1.取消户籍论:认为户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应取消户籍。
2.素质教育改革论:中国教育应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变革。
3.统一高考论:全国统一高考试卷。
4.录取比例分配论:名校高考录取比例按各省参加考试人数等比例分配。
5.代考论:由就读地代考,折合为录取地成绩录取。
6.占用户籍地指标录取论:就读地考试,占用户籍地录取指标。
7.民间方案: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以学籍作为认定高考资格的唯一条件,从学籍时间、有效性等进行限制,消除高考移民的投机行为。同时要大力推动同城中、高等教育资源均衡,杜绝择校现象。
■专家建议
以学籍认定高考资格相对合理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室主任储朝晖认为,目前解决非京沪籍随迁子女升学问题已不在于教育主管部门,而在户籍管理部门和北京、上海两地的政府。
对于民间的异地高考方案,储朝晖表示,随迁子女家长焦急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这个方案并不是一个系统的方案,在实施中存在很多问题,希望教育主管部门拿出具体的“时间表”,甚至在今年高考报名前就解决更是太过于理想。
储朝晖认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小学和初中就学的人数已近千万,在公办小学和初中就读的分别占77%和80%。事实上,各个城市已经有了随迁子女在输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准入制度,然而这个制度没有延续性,到了高考的时候,依然要求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
近日,方案公布后,有许多人在微博上表示反对,认为这些随迁子女如果能在北京参加高考侵犯了本地人的利益。对此,储朝晖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地人融入大城市,如果仅以户籍来保护一些人的特权,认为冲淡了他们的优势,这种观念是非常狭隘的。他认为,户籍不仅不应成为高考的限制,也不应成为人们生活与职业生涯上任何一种自主选择的限制。而依据在某地的连续学籍而非户籍来确定一个学生是否有在某地高考的权利,或许是一种更合理的选择,也是社会损耗最小的选择,并且是可行的选择。
北京新启蒙公民参与立法研究所主任熊伟建议,要推进教育公平,一是高考录取名额要按照人数和地区发展来等比例分配,二是应尽快制定高校招生考试法。
解决异地高考需有大小方案
对于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的问题,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熊文钊表示,他不建议使用“取消高考户籍”的说法。他认为,应当是在寻求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实现以学籍作为指标接纳随迁子女参加高考。而异地高考的实现,要依赖于实行全国统一高考,消除“高考移民”。
储朝晖认为,如果整个社会城乡之间不存在不均衡、不平等的问题,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哪里高考就不会成为问题,在随迁地高考也不会成为问题。而现实的状况是,教育资源在分布上是不均衡的。一旦取消户籍限制,“高考人口”向大城市和录取分数线低的地区大量迁移将会发生。所以,解决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方案,可分为大方案和小方案。
储朝晖解释,大方案就是要在高考机会存在不平等的城乡、不同地区间缩小差距,在全国范围内提高高考面上的公平程度,不能让北京、上海的考生升入高校的机会与河南、山东、安徽的考生升入高校的机会上,存在明显的差距,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它们现有的差距尽可能缩小;小方案,则是要考虑到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客观需求,为这些人的子女在就读地高考提供切实的方便。对于这个小方案的决策,从现有的行政体系实际情况看,不应是全国一刀切,而应该在给出全国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由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不能让随迁一代被户籍绊倒”。
■其他声音
在京高考要考虑人口调控
《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提出,对符合条件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将满足他们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这一政策,给今后实现异地高考奠定了基础。
北京市教委曾就异地高考表示,人口不断膨胀已经成为北京建设现代化城市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北京市正在研究关于人口有效调控的政策措施,在京务工人员子女在京参加中高考的问题也必须纳入北京市人口有效调控的政策框架中考虑。
异地高考难在户籍和高校招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异地高考”破解的难点,涉及户籍制度和高校招生权这两个需要全国通盘解决的问题。他认为探索“异地高考”与破解“高考移民”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需要国家统一布局,很难靠一个地方进行试点。他认为,异地高考改革还应该与高考改革结合起来,现行的高校自主招生,还与统一高考联系在一起,而统一高考要求“户籍+学籍”相结合的报名制度。这就要求政府部门真正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打破集中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