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北京民办“免费大学”试水惹争议2011-11-29 11:53:00 阅读 参与讨论()马上投稿

 “真的吗?”“噱头吧?”“这只是个想法,还没付诸实际吧?”——哪怕在11月11日姜岚昕举行仪式正式启动“免费大学”计划以后,诸如此类的质疑声仍不绝于耳。
     北京一民办学院专收穷孩子免费入读 学生文凭不被国家承认但受到数百企业热捧

  “真的吗?”“噱头吧?”“这只是个想法,还没付诸实际吧?”——哪怕在11月11日姜岚昕举行仪式正式启动“免费大学”计划以后,诸如此类的质疑声仍不绝于耳。

  为了一探究竟,记者近日实地走访了位于北京平谷区的民办大学华夏管理学院,并面对面地采访了该校校长姜岚昕以及学校的师生。

  “免费大学计划绝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事实上我们今年9月已经试验性地招了56个穷孩子,学费、住宿费全免。明年计划招生500人,全部免费。等目前的高年级学生毕业后,我们将实现所有在校生全免费。”面对质疑,姜岚昕回答得直截了当。

  在“上学贵”的背景下,姜岚昕的免费大学计划受到关注,也面临难题,学校文凭不受国家承认。但学校邀请企业进校“预订”员工的教学模式受到数百家企业的热捧。免费大学能否长久开下去?能否做到真正免费?这一切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文/图 本报记者张强

  “我办免费大学,最大的动力来自个人的经历和体验。”姜岚昕对记者说。这名年仅34岁的企业家从来不羞于向人诉说自己出身贫寒,在大学毕业闯荡社会之前,“贫穷”二字贯穿了他的始终,是读书改变了他的命运。免费大学计划,还得从姜岚昕的成长经历说起。

  为省饭钱睡懒觉

  勤工俭学志更坚

  1977年,姜岚昕出生在河南信阳农村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兄弟姐妹六个,全家三代、十三口人挤在四间破土房里。一家人最怕下雨,每次下雨,“天上下大雨,家里下小雨”,所有锅碗瓢盆都得用来接雨水。

  这个纯农家庭日子过得很苦,唯一的货币性收入就是妈妈卖菜赚的小钱。姜岚昕从小酷爱学习,可全家人勒紧了裤腰带还是力不从心。每到开学前,他爸妈就得向同族人借钱,有时还得向学校赊账。

  姜岚昕夏天从来不穿鞋,因为买不起。在坑坑洼洼的农村赤脚走多了,他脚底的皮变得越来越厚——上中学时,他试着用小刀片在自己的脚后跟划了一刀,竟然不出血。夏天是姜岚昕“创收”的时节,一放暑假,他就光着脚下水抓黄鳝卖,一个暑假下来,能挣十几元,这对全家来说是笔重要的收入。

  1994年,姜岚昕被郑州大学经济法专业录取,家里又喜又忧,喜的是这个世代为农的家族总算培养出了个大学生,光宗耀祖;忧的是全家东拼西凑也只能凑够200多元,甚至连个出远门用的行囊都没有,他的妈妈只能找了个化肥袋,洗净晒干,给他装被褥衣物。

  无奈之下,姜岚昕开学前赶去苏北找远嫁他乡的姐姐,姐姐找婆家亲戚和工友借够了学费,交给了他。这是“前途钱”,在踏上去郑州的火车前,姜岚昕惴惴不安,生怕路上钱被偷。姐姐教他用塑料袋把钱装好,藏在球鞋里。

  他上火车后还是不放心,不敢坐,一路站到了郑州。当他抵达学校掏出钱时,塑料袋已被踩破。负责迎接新生的老师看到了这一幕,猜出了他家里穷,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好好念书,以后会有出息的。”听到这句话,姜岚昕泪流满面。

  上大学的头两年,姜岚昕周末总睡“懒觉”。他睡懒觉可不是惰性使然,而是为了省钱。一到周末上午,他就睁着眼睛躺在被窝里,心想:躺着省力气,不容易饿,可以省下一顿饭钱。

  后来,他渐渐地接触了社会,决定到校外的餐厅端盘子挣钱,其间一次受辱的经历影响了他的一生。当时,他端一碗肉汤给一桌客人,因为太烫,不小心洒了出来,洒在了一名顾客的身上。他赶忙拿毛巾擦客人的衣服,可客人暴躁地怒视着他,骂了一句:“你这只笨猪!”

  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姜岚昕的心,他心想:我以后要是有出息了,肯定不会这样对待弱势群体;恰恰相反,我要让弱势群体感受到温暖。

  创业成功投身教育业

  赚钱为目的办不好学

  大学毕业后,姜岚昕没有按部就班地从事法律工作,他想尽快赚钱、改变家境,于是到一家鞋业公司做起了业务员。业务员的收入主要靠提成,只要卖得多,就能挣得多。

  赚钱的动力支撑着姜岚昕连续苦干了一年半,几乎从未休假,他业绩突出,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全家人得以脱离贫困。在社会交际中,他常被夸奖“点子多”、“口才好”,他也觉得这是自己的优势,于是索性辞职创业。2000年,姜岚昕在西安创办了一家提供咨询、培训服务的公司。十年后,他的世华集团已在全国拥有38家分公司和2个经济园区——他发达了。

  现在的华夏管理学院,前身是一所成立于1994年的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2009年,姜岚昕收购了这所占地108亩的民办大学的产权,收购加硬件投入,总共花了2亿多元。他说,他亲自尝到了“读书改变命运”的甜头,收购这所大学就是为了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园地”,可以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去培养学生。但很快,他就感受到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国内的众多民办大学,文凭都不被国家承认,根本招不到好苗子。各家学校办学的目的只有一个:赚钱。这样一来,民办大学与生源的关系便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形:学校对学生“来者不拒”,只要学生愿意交钱就录取。“办学只以赚钱为目的,是不可能办好的。”姜岚昕这样断定。

  目前,华夏管理学院有在校生1300人,每人每年交7800元学费和2300元住宿费,收费标准与公立大学相仿。一名成绩优异的考生,若家境较好,他显然会选择文凭被国家承认的公立大学;若家境不好上不起公立大学,则同样上不起华夏管理学院。

  姑且不计成本,华夏管理学院目前年收入约1300万元。姜岚昕认为:“反正收入也不多,不如干脆免费,专门招收成绩较好却又上不起公立大学的穷孩子。”于是,去年3月,姜岚昕和学校执行校长易珈亦赶往美国考察高等教育。他们在美国参观了十几所名校,得出结论:办大学不能求大,要做少做专做精。

  易珈亦告诉记者,那次美国之行给他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加州理工大学,这所创办于1891年的名校全球排名前三甲,曾获37次诺贝尔奖,但每年只招900名本科生。姜岚昕据此判断,华夏管理学院“免费大学”计划当下的年招生规模应该定在500人左右。

  姜岚昕还提出了“优选、优育、优职”的办学理念,在学生的“进口——加工——出口”三个环节都求质不求量。

  招纳三本线贫困孤儿

  穷孩子看重“包分配”

  从美国考察回国后,姜岚昕很快就开始试水他的“免费大学”计划。在今年9月的招生中,他彻底放弃了收费冲动,从200多名素质较好又对华夏管理学院有意的高中应届毕业生中挑选了56名,这些学生高考分数都过了专科线,还有相当部分过了三本线。这次招生,一举改变了行业“饥不择食”的惯例。

  这56名学生几乎都是贫困生,除此之外,学习成绩尚可,部分还有文体特长。易珈亦发现,高考分数在三本一档的贫困生,是该校的优质生源。“目前国内的三本院校收费较高,四年下来,大概需要10万元,很多贫困家庭难以承受,极有可能放弃入学机会。”易珈亦分析认为。

  18岁的黄羽云来自湖南攸县农村,目前是华夏管理学院的大一学生。她是个孤儿,7岁时妈妈病逝,12岁时爸爸又离开了人世,由姑姑抚养成人。今年夏天,她参加高考,被一所三本院校录取,但高额的学费让她决定放弃。“四年下来得将近10万元,姑姑也是农民,她把我养这么大已经很不容易了。”她对记者说。

  后来,黄羽云从老师那里获知华夏管理学院免费招收学生,只是文凭不被国家承认。但她听说华夏管理学院跟很多企业都有合作,只要表现好,相当于“包分配”,于是她就选择了这所民办大学。

  跟黄羽云一同入校的,还有她的老乡杨丽,她今年高考的分数同样过了三本线。杨丽告诉记者,他们这一批同学全是农村的孩子,家庭条件都很差。“我们的想法很明确,上学,早点工作,然后养家糊口。只要能有条好的出路,文凭不被国家承认也无所谓。”她说。

  易珈亦向记者介绍,黄羽云所谓的“包分配”,其实就是“企业订制委培”模式,这也是该校在文凭不被国家承认的情况下能够招到学生的底气所在。在企业订制委培模式下,学生相当于企业的“准员工”。

  企业和学生提前“订婚”

  学生免费用人单位付费

  “现在中国社会的情况是,一方面,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年轻人才——因为企业总是在学生毕业后才仓促地选拔、录用他们,而学生毕业前根本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两者没有踩在同一步点上。我的想法很简单:让企业和学生提前‘订婚’,把磨合期拉长,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来培养学生。”姜岚昕说。

  文凭不被国家承认,姜岚昕觉得这不是问题,“政府不承认,就让社会承认”。他有一套自己的人才观:“以我的经验看,教育与文凭之间未必能够画等号,我认识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并未上过名牌大学。企业家用人也是这样,真正看重的是员工的人生态度和职业素质。”

  企业订制委培模式是这样操作的:学校录取学生,在教授完基础课程后邀请企业进校“预订”员工。企业预订好员工后,向学校提出其需要这些准员工具备哪些方面的技能和素质,委托学校有针对性地予以培养。学生在校期间,企业高管还会时不时地到学校对准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和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这样一来,等到学生毕业进相应企业工作时,便能够很快融入新环境。

  目前,华夏管理学院与数百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企业会根据各自的需求不定期地进校预订员工。可姜岚昕要办的是“免费大学”,企业订制委培模式固然能让企业和学生受益,但无法解决学校的办学资金问题。

  易珈亦向记者透露,该校与企业的合作是全方位的,在订制委培之外,还有企业智力投资、助学基金和创业孵化这三项制度同时并进。

  所谓智力投资,就是企业捐钱(注:一般为企业利润的1%~3%)给学校,换取员工培训、管理咨询等智力回报。从企业的角度看,花钱买服务,捐了这笔钱后,就不必再在咨询和培训上投入成本了。而从学校的角度看,可以把这笔钱“转移支付”,用于培养免费大学生。

  教育部门积极鼓励

  企业老板大力支持

  此外,华夏管理学院还在中国妇女基金会名下设立了华夏高等教育基金,为贫困学生筹集善款。姜岚昕的世华集团还创办了两个经济园区,招募企业入驻,世华集团入股……这一系列的措施无不围绕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多赢”蓝图展开。鉴于此,在免费大学计划的启动仪式上,有500多名企业家前去捧场,其中100家企业规模较大。

  11月11日,姜岚昕的免费大学计划在北京启动。事前,不少网友已透过其个人微博和博客简略地得知了这一消息,但姜岚昕还是决定“低调”地启动,没有刻意宣传。他的解释是:“怕社会有争议,怕政府不支持。”

  但他事后发现,除了一些质疑,不少网民,还有政府官员、企业家,几乎都一边倒地对他的计划表示支持。一些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家主动表示愿意到华夏管理学院给寒门学子们上课,这让姜岚昕颇为感动:“他们的时间很值钱的,一个下午就要会好几拨客人,一般人花大价钱也请不到。”

  北京市教委专职委员郑登文在启动仪式上表态:“《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鉴于此,对于百家企业联盟创办免费大学的行动,教育主管部门会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我们将依据法律、根据政策,对北京华夏管理学院办成免费大学给予扶持、提供指导。”

  姜岚昕在拟定方案时特别关照老少边穷地区的寒门学子,这也博得了政府层面的肯定。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北京市支援合作办主任秦刚在启动仪式上说:“‘扶贫先扶智、帮困先育人’,解决好当地教育、就业问题是开展对口支援的一项重点工作。北京华夏管理学院与我办签订了协议,受援地区的少数民族农村贫困学生将成为免费大学的第一批受益者。”

相关资源: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