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游走在会考和高考之间2012-1-6 10:16:00 阅读 参与讨论()马上投稿

  从2008年至今,随着一些省份相继开始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应运而生,自此,推行十几年的“高中会考”制度正式告别历史舞台。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游走在会考和高考之间

    从2008年至今,随着一些省份相继开始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应运而生,自此,推行十几年的“高中会考”制度正式告别历史舞台。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被赋予不同的解释和定位。有人称其为“高中会考”的“升级版”,有人将其比作美国SAT考试的中国版,还有人因其“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之一”的功能定位而称其为“小高考”。

  向“翻版会考”说“不”,也向“小高考”说“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路,才刚刚开始。

  从“高中会考”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发展过程蕴涵了丰富的内容:有“高中会考”渐为“鸡肋”的无奈,有教育部探索打破“一考定终身”,将高中综合表现纳入高校录取环节的决心,更有借鉴国际经验,提升我国教育质量测量整体水平的努力。

  但是,如何避免成为“会考”翻版,同时避免成为“小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还有很多需要探索之处。

  1.

  几多尴尬——

  “会考”渐渐沦为“鸡肋”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身上有着“高中会考”的印记,避免走“会考”的老路,需要从“会考”制度实行之初说起。

  20世纪90年代,原国家教委推出了一项普通高中考试的重大改革——毕业会考制度。

  之所以推出这样的制度,是因为当时一系列令人忧虑的现象:许多学校为追求高考升学率, 改变教学计划,增减课时,高考不考科目和内容不教也不学,造成文不学理、理不学文的严重偏科现象。理、化、生实验课不按教学大纲开课或根本不做实验,劳动技术课形同虚设。每年大量考不上大学的考生带着失败者的心态走上了社会,这些学生基础差,知识结构残缺,心理不健全,缺乏适应社会基本能力。

  面对这样的事实,原国家教委认为普通高中必须进行总体改革,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开始,提出“要建立一套能够体现教育方针的、科学的考核高中毕业生资格的办法。”于是,高中会考制度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推出了。

  遗憾的是,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尽管会考制度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还是由于“无关”高考及其他一些原因,渐渐沦为“鸡肋”考试,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那么,如何避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重复“会考”的尴尬?从制度上又应进行怎样的革新呢?

  记者调查得知,尽管各地区学业水平考试才刚刚开始探索,但是,还是能明显看出较之“会考”的多方面提升:在宗旨上,“会考”是旨在保障落实教学计划,防止学生偏科。而“学业水平考试”是建立全面多元的综合评价制度;在性质上,“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毕业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则提升为国家级考试;在内容上,“会考”是考核必修课内容,而“学业水平考试”既考核必修课内容又考核选修课内容;在成绩运用上,“会考”与高考选拔考试具有不同性质,不与高考挂钩。而“学业水平考试”是可信可用,逐步纳入高校招生选拔体系,其结果要在高校录取过程中有效使用。

  有专家指出,“教育部在新课改形势下适时推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不仅是建立高中综合评价体系的需要,也实现了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平稳过渡。”

  2.

  几多艰难——

  避免走“会考”老路

  尽管从制度设计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会考”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在部分省份的实行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同“会考”所面临的相仿的尴尬。

  江西省自2010年1月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业水平考试。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研究”课题组近期从南昌、赣州、九江等6个市随机抽取12所学校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并不乐观。

  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师生对现行学业水平考试的认同度不高,有师生认为:“高中只需要高考,学考应当取消”,考试压力也使得部分师生对学业水平考试产生反感和排斥,一些人指责学业水平考试“劳民伤财”,把其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

  在“对学业水平考试进一步改革的意向”的调查中,近半数的师生对“考试的组织、管理工作”的改革诉求最强烈。个别地方对考试监管不严,使得考试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舞弊现象,影响了学业水平考试的权威性、公平性,很多师生对此意见很大。

  调查同时显示,师生对“考试科目设置”的改革呼声也比较高。不少地区学业水平考试的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测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共11科。一些师生认为这样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和考试压力,倾向于把高考科目之外的科目列入学业水平考试,旨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与考试压力。

  以上提及的种种问题,与会考面临的问题十分相仿。如何避免同“会考”一样的尴尬,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陈爱忠老师分析,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错误认识制约了学业水平考试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强考试的组织、管理工作,遏制舞弊现象,提高学业水平考试的诚信度,是当前学业水平考试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3.

  几多忧虑——

  拒绝成为“小高考”

  我们看到,与“会考”相比,“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被赋予了另一项举足轻重的功能:“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按教育部的要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与高校录取逐步挂钩。这是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的思路,也是国家未来高校录取人才方式的改革方向。但是,遗憾的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推进,在一些省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却被定位于“小高考”,从能力评价再次“沦陷”至“应试”的漩涡。

  调查得知,从近年来出台的与高中新课改相配套的各高考改革方案来看,两者的挂钩形式有“硬挂钩”与“软挂钩”两种。海南省、江苏省和广东省是“硬挂钩”的典型代表,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高校招生录取适度挂钩,作为高校分层次录取的必要条件。如海南省将基础会考的总成绩按10%的比例折算计入高考总分,江苏省则规定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全部为A的考生可增加10分投档进行录取。其他省份基本上都是“软挂钩”:在考生高考分数相同的情况下,高校可以优先录取学业水平考试A等级多的考生。

  制度建设初衷本是完善高考录取制度,为何在实践过程中却演变为“小高考”,为考生带来又一重应试压力?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目前,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集中高考录取,如江苏建立“学业水平测试+高考成绩+中学综合评价”三位一体的录取方式,成为让考生重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的最有效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实质是将学业水平考试嫁接在集中录取之上,将高考录取由统一高考分数门槛,变为“统一高考分数门槛+学业水平测试门槛”,学生负担更为沉重,学业水平测试“当仁不让”地成为“小高考”。

  熊丙奇强调,推行真正意义的学业水平测试,当依照一个基本原则,即教招考分离——中学自主教学、考试社会组织、大学自主招生,也就是说,学业水平测试是不能与中学的学科教育紧密挂钩的,而应突出对中学生的基本知识与能力评价,这样,在大学的招生中,就形成“中学学业成绩(平时表现)+学业水平测试评级+大学自主评价”的综合体系,而不是中学学业成绩看学科成绩、学业水平测试仍旧看学科成绩、统一高考还看学科成绩这种教招考紧密一体化、只注重学科单一评价的格局。

  同时,还有专家指出,我们国家的学业水平考试借鉴的是美国SAT(学术能力评估考试),但借鉴得不彻底。目前,我国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还停留在每门学科的考试,而不是综合能力的体现。这其实与以前的“会考”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分割在高中不同阶段。这样的学业水平考试,所产生的结果是,如果不与高考挂钩,就味同鸡肋,而如果与高考挂钩,就必然导致考试科目的重复,同时增加高考的负担。

  显然,避免重复“会考”的尴尬,避免成为“小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需要探索的还有很多。

  打破“怪圈”

  那 言

  在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实践中,存在一个“怪圈”——任何一项改革与尝试,只要与高考无关,无论初衷多么正确、重要,都会因不受重视而最终沦为无人问津的“鸡肋”,但只要与高考挂钩,却又往往会被过度“重视”,从而加剧应试之风,或成为滋生腐败的又一土壤。  举目四望,这样的现象不在少数。

  高中会考,十几年前出台之时,教育界有识之士无不拍手称快。因为这项制度直指当时高中教育的多个弊端,如偏科现象严重、非高考科目在学校内被忽视等多种不良趋势,这项制度当时被很多人寄予厚望。可是,推行十几年来,终因与高考制度无关,而最终被边缘化,甚至被调侃为“需要认真对付”的“鸡肋”。

  素质教育,从1987年开始,我们已提了20多年,尽管我们都知道其重要性,可用了整整一代人成长的时间来探索,素质教育依然步履维艰,在“应试教育”面前显得“力不从心”。究其原因,是短期内与在高考中考取高分无关。

  体育锻炼每天一小时,尽管我们都知道目前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不容乐观,与韩国、日本等邻国相比较,多项指标都已呈落后趋势,小胖子、小眼镜比比皆是,很多学校还是以“将时间让位于学习”为由,残酷地剥夺、挤占了孩子每天仅一小时的锻炼时间。

  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究其根本,是“短视”带来的结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短视”,导致唯升学率是瞻,学校的“短视”,导致唯学生的考试成绩是瞻,家长的“短视”,导致唯孩子的学习是瞻。

  如此“短视”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是以牺牲孩子的快乐和良好性格养成为代价,以牺牲孩子的身体素质和未来民族强盛的基础为代价,以牺牲教育方向的科学发展为代价。久而久之,或许,几年内,一个孩子、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的成绩提高了,考上知名高校的人数增多了,但多年以后呢?我们是仍为多年前多几名学生考上大学而沾沾自喜,还是因国民身体素质的整体下降、教育发展的偏离正轨而扼腕叹息?

  记得去年,清华大学率先将体育作为自主选拔考试的选测范围,学生可以自主申请体育测试,通过者可以获得一定的体育加分,先不讨论这项制度在实行过程中会遇到多少困难,多少争议,多少质疑,当时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某负责人的话值得我们深思,“如果已经到了不得不用高考这个指挥棒才能提升国家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时候了,也就只能冒险尝试了。”

  几多忧虑,几多无奈,几多悲哀。

  经常听人这样说,“高考不是唯一”。可,现实中,又有多少家长、多少学校、多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能真正做到“高考不是唯一”?

  期待那一天的到来,打破教育“怪圈”,高考,不再是唯一。

相关资源: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