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考试已经落下帷幕,纵观12—14年北京高考试卷,生物试卷一直传承着一贯的命题思路:考察主干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命题灵活大气,同时在能力的考察方面一直是重中之重。 一、试卷结构 二、命题风格与难度 1、命题难度 难度略降,难度分布与14年相似 13年平均分55分,14年平均分56分左右,15年难度略低于14年,预估平均分会有所提升。试卷难度分布方面,中等难度题目为主,高难度题目集中在非选择题个别小题。这样,中等程度的学生也能得到不错的分数,同时也能区分出特别优秀的学生。而从往年的生物高考分数段来看,30%以上的孩子集中在60-70分数段也证明了这一观点。 例如选择题方面,难度集中在第3、4题,其它题目难度低。非选择题方面,29题实验探究分析题、30题遗传变异的实验分析题、31题获取信息的实验分析题均为中等难度。 2、考察核心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不考察偏难怪,试卷大气灵活。近年来北京市命题的特点比较鲜明,内容的考察与考纲的要求相符,但命题灵活,综合性较强,死记硬背的孩子并不会得到很高的分数。命题侧重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型题目占比重大。例如29题探索治疗机体对某种药物依赖的有效途径,以实验探究为背景,又贴近生产生活实践。 3、考察灵魂 四大能力的考察 能力考察方面,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依旧是考察重点。14年的高考试卷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考察分数最多,但失分率最多的环节在获取信息能力,15年的高考命题延续了这一特点。 高考大改的前夕,整体追求的是平稳过渡,希望16年的考生能够夯实基础,注重能力培养,在16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来源: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孙一夫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