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报告]在认真分析研究近几年的
高考试题构成及《2007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后,命制了本试卷,本试卷具有如下几个特色。
1.关注社会热点、注重化学知识与STS间的关联:如1、2、3、12、13、20、21、21、22。它们与反映了化学在生活、科技发展、应用中的最新进展或应用表现,同时更注重考试的热点,如NA、电化学、热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离子共存等重现几率极大的考点均有体现。
2.注重体现试题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功能,如4、8、10、22均是设问较新颖的试题,学生需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才能进行正确的解答。
3.原创性与经典性有机地统一。原创题目多。
1.本试卷分为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Ba—137、C—12、K-39、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只重视生产发展而忽视环境的保护,人类将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2007年5月底至6月上旬,无锡市居民家中的水龙头中流出的水带有让人难以忍受的臭味这一事件对此做出了注解,调查表明太湖因水体富营养化而疯狂生长的大量水生植物一一蓝藻是造成这一事件的罪魁祸手,下面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指水中氮磷元素含量过大
B.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C.水生植物的疯长会导致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死亡,水质发黑发臭
D.将生活污水集中排放可以预防太湖蓝藻类灾害的产生
1D。解析:氮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主要营养元素,当水中氮磷含量较高时,就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生植物消耗大量溶解氧而导致水生动物因缺氧而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