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症结“十二看”
病句主要考查人们的表达是否合乎语言逻辑,考查学生对语言规则的掌握情况。要检查病句,语法规则当然是标准。但从高考题的角度看,有一些病句症结应当引起重视,在检查病句时,抓住了这些症结,就比较容易检查出病因。如
2008年高考:
【江苏卷】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D.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解析】A 项语序不当,“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并列短语是病句症结。B项成分残缺,“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习惯”,主干是病句症结。C项搭配不当,“克服”的应该是什么“困难”,不应是“特殊气候条件”,主干是病句症结。抓住这些症结就比较容易检查出句子毛病。
【答案】D
【江西卷】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本报热切期待您:(1)惠赐大作;(2)提供话题;(3)推荐作者;(4)提出批评建议。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C.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
D.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胃肠病的药粥系列产品。
【解析】B “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并列不当,这三个概念的范围有交叉,并列短语是病句的症结。C “当初”与“始料”中的“始”语义重复,副词是病句症结。D错,“具有”后缺宾语,应在“胃肠病”后加“功效”等词语,主干是病句症结。
【答案】A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能够抓住病句中的突出的症结,就比较容易检查出句子的毛病。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辨析并修改病句“十二看”。
一、看关键,查病因
(一).看并列短语。如:
1.芙蓉镇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窝藏坏人坏事,对她这个外来干部欺生。
2.游泳券分普通券、参观券、月票、季票几种。
3.采风小组搜集了近七百万字的民间故事,七百余首情歌和少量民歌。
4.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该信用社大力支持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重点向技术化、特色化、优质化农户发放贷款。
小结:看并列短语,要查有无“语序不当,因概念出现交叉、种属、不是同一类关系而造成并列不当,以及其中一个与前后出现搭配不当”等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