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一、同音字——学会以义辨形
现代汉语由于只有一千多个音节,因此存在着大量的同音字和音近字。所谓同音字,就是指字形、字义不同,而字音相同的字。例如,非、飞、菲、绯、妃、斐、扉、霏,这些字的读音完全相同,但字形不同,意义不同,因而不能相互替代。所谓音近字,就是指字的读音相近,像有些字的声母、韵母相同,仅仅是声调不同,例如:古、故、谷、姑、雇、辜、蛊等。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有人因音同或音近写成别字。如把“滥竽充数”的“竽”写成“芋”,把“阴谋诡计”中的“诡”写成“鬼”,把“仗义执言”的“执”写成“直”。写错的原因有两点:
(一)、没有弄清字(词)的含义而张冠李戴。如区分不开“截止、截至”的含义而随便写,把“一张一弛”中的“弛”写成“驰”,把“针砭”的“砭”写成“贬”,有些同学甚至“斜、邪”不分,“采、彩”不辨,“叠、迭”误用……
(二)、由于误记而误写,以至于生造词语。例如:把“一筹莫展”写成“一愁莫展”,把“渐入佳境”写成“渐入加境”……
同音近音字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要正确区别它们,就要从汉字的三要素音、形、义入手,整体把握。纠正音同音近的错别字主要靠以义辨形的方法。许多音同音近的字,形体也很相近,它们都有共同的声旁,而区别只在形旁。所以只要抓住形旁,结合字义,加以记忆,就不会写错。例如:“燥”和“躁”,前者从“火”,有“干”的意思,常组成“干燥、燥热”等词;而“躁”字从“足”,有“急”的意思,常组成“急躁、烦躁”等词。再如“墨守成规”了解了它的出处,知道成语字面含义是墨子守着现成的规则,就不可能将它写成“墨守陈规”了;同样,对“班门弄斧”,知道是指“鲁班门前耍大斧”,就不会把“班”写成“搬”了。
【例1】(2008年重庆卷)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朝廷 调济 贸然行事 瞑顽不化
B.惦量 修炼 生灵涂炭 不假思索
C.斑斓 法码 如法炮制 严惩不贷
D.松弛 困扰 歪门邪道 砰然心动
【解析】A项“调剂、冥顽” ;B项“掂量”;C项“砝码”;D项“怦然”。
【答案】A
【例2】(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啜泣 层峦叠嶂 嗑碰 义愤填膺
B.辑拿 额手称庆 坍塌 班师回朝
C.秸杆 大有稗益 赘述 披肝沥胆
D.摩娑 厝火积薪 巨擘 见风驶舵
【解析】A“嗑碰”的“嗑”应为“磕”;B“辑拿”的“辑”应为“缉”;C“大有稗益”的“稗”应为“裨”;D“摩娑”的“娑”应为“挲”,“见风驶舵”的“驶”应为“使”。
【答案】D
【例3】(2004年高考全国卷Ⅰ)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梦魇 春风和煦 不可或缺 有志者事竞成
B.置喙 如日中天 轻歌曼舞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忤逆 毛骨耸然 拭目以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什物 荆棘丛生 天随人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解析】本题考查同音易错字的识记。A项中“竞”应为“竟”,是“终究”之意;C项中“耸”应为“悚”,是“害怕”之意;D项中“随”应为“遂”,是“成就”之意。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