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分内容主要有四部分组成:
一、考点介绍
二、高考真题
三、名校试题
四、考点预测
第二、三、四部分的试题均有解析。本内容共42页!
一、考点介绍
【考纲解读】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力解读】
能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和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考点突破】1、假设思维在化学平衡计算中的应用
化学平衡知识点是高中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纲要求的考点,所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尤其重要,特别是有些题目如按照常规的思维方式就如同走进死胡同,如果在作题时慢慢地引导学生将数学的假设思维迁移到化学平衡中,许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下面就介绍几种假设思维在化学平衡计算中的应用。
一)、等效假设
化学平衡的特点之一是“同”,即条件不变时无论反应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还是从即有反应物又有生成物开始,均可以达到同一平衡状态,等效假设就是通过假设能够达到与原平衡起始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相同的条件,均可达到同一平衡状态的方法。等效平衡也包括两个平衡状态中相同物质的含量完全相同的平衡。
例如,在同温同体积时,对于N2+3H22NH3如图所示
起始量 0.5 mol N2 1.5 mol H2 1 mol NH3 |
起始量 2 mol NH3 |
(A)V1 T (B) V1 T (C) V1 T
起始量 1 mol N2 3 mol H2
|
、
在A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一段时间达平衡,在B充入2 mol NH3,可以假设2 mol NH3全部转化为N2和H2应分别为1 mol和3 mol,与A等效。同理C和A也等效.如把上述条件改为恒温恒压时,对于B中NH3的起始量应为任意值,即可与A等效。对于C中只需n(N2):n(H2)=1:3,NH3的量为任意值即可与A等效.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09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