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分内容主要有四部分组成:
一、考点介绍
二、高考真题
三、名校试题
四、考点预测
第二、三、四部分的试题均有解析。本内容共46页!
一、考点介绍
【考纲解读】
1.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能设计、评价和改进简单的实验方案。
2.能绘制和识别简单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或处理,并得出合理结论。
【能力解读】
1.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①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②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③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④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2.能对给定的物质设计出合理的鉴别方案,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能对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优化和改进,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和原理对给定方案的合理性给予评价。
【考点突破】
(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即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应该正确。
2.安全性:即实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
3.可行性:即实验设计应切实可行,所需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实验条件下能够得到满足。
4.简约性:即实验设计应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药品,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
5.环保性:即有毒、有害的物质必须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6.经济性:即综合考虑原料的用量、价格。
在实验设计时,应在各种所设计的方案中,通过对比和归纳,选择出具有符合科学性、安全性好、药品易得、操作简便、装置简单而现象明显的最佳方案。
(二)、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时的基本思路为:设计明确目的原理→选择仪器药品→设计装置步骤→记录现象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具体如下:
1.物质制备的设计的基本思路:由所给原料和所需要制备的物质出发,根据化学原理设计出不同的制备方案,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最佳的制备途径。即:实验原料→实验原理→途径设计(途径Ⅰ、途径II、途径Ⅲ ……)→最佳途径→ 实验仪器→实验方案→制得物质。
2.性质实验的设计的基本思路:先根据物质的结构特点,预测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然后选择实验时所用药品及仪器;最后针对预测进行实验。在性质实验设计的具体过程中可细化为:
(1)探索性实验方案的设计程序为:物质的结构特点→实验事实→科学抽象→结论。
(2)验证性实验方案的设计程序为:物质的结构特点→性质推测→实验验证→结论。
3.物质检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首先对试样进行外观观察,确定其颜色、气味、状态等。然后准备试样,并进行检验。当试样是固体时,应先取少量配成溶液,同时观察试样是否溶解,在溶解时有无气体产生等,以初步判断试样可能含有哪类物质。最后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09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