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园地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由图甲的现象可知,该装置产生了电流,构成了原电池。
①电子由[1] 片经电流计流向了[2] 片,电流由[3] 片流向了[4] 片。
②该原电池的[5] 片作正极,[6] 片作负极。
③电解质溶液中:锌片不断溶解,生成的Zn2+和溶液中的H+向[7] 极移动,由于H+的氧化性强于Zn2+,因而H+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H2;而溶液中的 向负极移动。④两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正极:[8] ;(反应类型:[9] )
负极:[10] ;(反应类型:[11] )
总的反应可表示为:[12] 。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有:(1)有两种活动性[13] 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2)电极材料均插入[14] 溶液中;(3)两极相连形成[15] 。(4)有[16] 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3.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1)根据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判断:活泼金属作负极。
(2)根据电子流向或电流方向确定:电子流出的一极或电流流入的一极为负极。
(3)根据电极反应类型确定: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
4.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2)寻求和制造更好的化学电源。
(3)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如有两种金属a和b,用导线连接后插入到稀H2SO4中,观察到a极溶解,b极上有气泡产生,根据电极现象判断出a是负极,b是正极,由原电池原理可知,金属活动性:a>b。
(4)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采用适当措施防止金属被腐蚀。
注:本内容共三课时,每一课时后附有巩固练习(有答案)!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09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