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一中2009届4月份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u-64 Na-23 O-16 Ba-137 C-12 S-32 H-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科学家用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有关数据,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B.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可发生在19.3~21.3h
C.O~2h期间,DNA分子始终处于解旋状态
D.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h
2. 以下各种植物杂交方式及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不相符合的是
杂交方式 处理方式
A.蛇麻属雌雄异株,若二倍体♀×四倍体♂ 不需套袋,不需去雄
B.西瓜属雌雄同株异花,若四倍体♀×二倍体♂ 母本去雄
C.玉米属雌雄同株异花,若同时正反交 亲本双方均对雌花套袋,并人工授精
D.豌豆属雌雄同株同花,若高茎♀×矮茎身♂ 母本去雄并套袋
3.试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A. 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变异
B. 抗生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C. 抗生素的使用使病菌向抗药性强的方向进化
D. 病菌中原来就有抗病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4.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计算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多少?
A.50%和50% B.50%和62.5% C.62.5%和50% D.50%和100%
5.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各项中正确的是
A.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减少
B.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1中
C.3处细胞的内环境为淋巴
D.A液中的02进入组织细胞中被利用至少要通过3层生物膜
6.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7. 下列事实中不能利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的
A. 往硫化氢水溶液中加碱有利于S2-的增多
B. 打开汽水瓶有大量气体冒出
C. 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氨的合成
D. 高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8.下列描述中,符合化学科学的是
A.“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中的“曾青”是指硝酸铜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
C.“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的说法都与物质的化学变化有关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纤维素和油脂
9. 若阿伏加德罗为N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和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共8.96L,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0.2NA
B.32g铜和足量硫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 NA
C.常温7.8g Na2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D.1mol FeCl3完全转化为Fe(OH)3胶体后形成NA个胶粒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 + 4NH3•H2O == AlO2- + 4NH4+ + 2H2O
B. 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 NH3•H2O + SO2 == NH4+ + HSO3-
C.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苯酚 C6H5-OH + CO32- == C6H5O- + HCO3-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09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