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化学教案>>化学复习教案

化学:《微粒酸性强弱次序的比较与判断》

资料类别教案

复习教案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1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化学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zqz3322@163.com

更新时间2009-8-6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一、明确三个概念

1.微粒的酸(碱)性:指微粒在一定条件下电离出H+(OH)的难易。易电离出H+(OH)的微粒的酸(碱)性较强。

2.溶液的酸(碱)性:指溶液中c(H+)[c(OH)]的大小。相同条件下c(H+)[c(OH)]大的溶液的酸(碱)性较强。

3.酸碱质子理论:在一定条件下,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叫做酸,凡能接收质子的物质都叫做碱。

二、定性比较

1.比较微粒提供或给出质子的难易次序

2.比较微粒结合或接收质子的难易次序

三、定量比较

1.同温下,比较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溶液pHc(H+)的大小次序,或与同一金属(如钠)作用的剧烈程度。若溶液的体积也相同时,比较溶液中离子数或物质的量的大小次序。

2.同温下,比较相同pH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次序。若溶液的体积也相同时,比较中和同种碱溶液量的大小次序,或与同一金属作用的情况(如,剧烈程度变化、产生H2的多少、消耗金属的量等)。

3.同温下,比较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对应钠盐溶液的pH或酸根离子浓度的大小次序。若溶液的体积也相同时,比较溶液中H+OH或酸根离子的数目(或物质的量)的大小次序。

4.同温下,比较相同pH的对应钠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次序。若溶液的体积也相同时,比较溶液中Na+的多少。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